浙江工业大学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特色: 一本院校
  • 电话:0571-88320032
  • 地区:浙江
  •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潮王路18号
院校介绍
浙江工业大学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和浙江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浙江工业大学。1994年、1999年和2001年,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和浙江建材工业学校陆续并入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指示学校“积极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为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足浙江、服务区域,走向全国、对接国际”为办学宗旨,彰显“以浙江精神办学,与区域发展互动”的办学特色,秉承“厚德健行”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传统、“敬业奉献”的教风和“取精用弘”的学风,致力于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了应有贡献。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设有朝晖、屏峰、莫干山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365亩。学校设有26个二级学院和1个部,另有独立学院——之江学院。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6个,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建有博士后流动站9个,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药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电子信息、机械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一级学科未覆盖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等级,机械工程学科和工商管理学科获得B+等级。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等8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现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10个、B类8个。学校在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列全球501-600位,26个学科上榜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2021年10月,学校在自然指数排名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5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拔尖创新人才为引领、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复合型人才为特色,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19810人;在读各类研究生1273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26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878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828人;留学生1063人。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类优秀人才30余万人。2020年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41.66%。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含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的专业17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4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18位教授被聘为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二等奖9项。获全国优秀教材奖1项。现有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课程148门,省级优秀研究生课程1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8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3个。2003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4年10月,学校作为全国地方高校的唯一代表,为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组织做出了重要贡献。MBA项目通过AMBA认证。

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为己任,建设多类型创新载体,强化政产学研用合作网络的战略布局。现有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1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牵头建设)1个。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新型智库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3个。学校先后有近6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2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1项。“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8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4项,签订合同金额1000万元以上重大横向项目30项。2020年,学校科研经费9.01亿元。学校先后与省内外60余个市、县(区)建立全面合作或科技合作关系,建有地方研究院30余家、地方技术转移中心及联盟50余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200余个,累计服务企事业单位6300余家,教师产学研创新辐射祖国大江南北,并延伸至东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物医药、电子化学品、油田生物修复、汞污染防治、绿色制药、膜技术、大气污染防治、高端装备制造、超精密加工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校位居“2021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榜单(TOP100)”第5位,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416人,其中专任教师2500人,正高级职称教师54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97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3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双聘两院院士4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浙江省“万人计划”入选者24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7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人、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6人。

学校对外合作交流日趋活跃,与全球30余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海外智力引进、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校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共有来自100余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汉语言、中国文化及攻读本科、硕士、博士专业课程。学校现有2所海外孔子学院,在册学生超过6000人,先后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全球示范孔子学院”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师生为重、服务为先,倾力打造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为学生提供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优质舒适的成长环境。现有固定资产总值48.19亿元。图书馆面积7万余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1197万余册,中外期刊134.21万种。学校顺应后勤社会化改革潮流,组建后勤集团,模拟企业化运作,拥有全国高校百佳食堂,构建了适应和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学校深入推进校属企业体制改革,现拥有全资校办企业5家、控股企业4家,其中,国家高新企业3家、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1家、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浙江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入选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立足新发展阶段,浙江工业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对学校提出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的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推进浙江省“重要窗口”、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成考介绍
继续教育学院是浙江工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自学考试及非学历教育培训的专门办学和管理机构。学院围绕人才强国战略,坚持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并重的方针,依托学校良好的教学、科研、师资条件和品牌优势,发挥学校各专业学院的办学力量,整合社会各种办学资源,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多渠道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先后培养了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30余万人次,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

我校是浙江省内最早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高校之一,目前已经成为省内首屈一指的教育品牌,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在省内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学院以高中起点本科、专升本为主要办学层次、函授和业余(夜大学)为主要培养形式,依托分布在浙江省内为主的30多个函授站(教学点),形成了校内与校外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联动、专科与本科衔接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先后培养了11万余名本专科学生,其中获得学士学位的近1.5万人。学院现设有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 23个、专科专业20个,每年招生8000人左右,在册学生20000余人。

我校是浙江省首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院校,现有5个本科主考专业,4个专科主考专业;同时,根据"校内办学,自主招生,自主管理"的办学宗旨,开设有自考全日制助学班和技能班特色班,通过学术和技能并重的培养模式改革,使学生在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同时,强化职业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每年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浙江省考试院组织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评估。

我校是人力资源与保障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作为全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归口管理部门,学院与各相关学院合作,发挥学校高水平多学科、科技创新成果和高端人才优势,开展了领域宽阔、类别丰富、层次多样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同时,以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为主要培训对象,服务于高层次骨干人才知识更新、岗位适应、能力提升的学习需求,形成了校企结合、东西互动、定制培养的模式,不仅覆盖到了浙江省内各他,还辐射到了陕西、青海、贵州、河北等中西部地区,为全国各行业、各领域培训了一大批急需紧缺的高素质人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院现设有继续教育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工作,承办和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建设了一支密切联系教学和管理一线、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协同研究能力较强的专兼职研究队伍,实现了科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互动。先后主持和承担省部级等各级研究项目70余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350余篇,出版著作7部。研究成果荣获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

学院秉承"厚德健行"的校训和"终身学习,臻于至善"的院训,不断推进建设和发展,曾多次荣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校"三育人"先进单位、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目前,按照质量立院、特色兴院、品牌强院的指导方针,加强理论研究和内涵建设,促进创新发展,努力为国家、浙江省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做出更大贡献。
考试报名
带 * 的为必填项,其他为选填项
*
*